活动回顾 | “泉城有爱·一路童行”科技研学营——立影授时
11月15日,郭守敬纪念馆举办“泉城有爱·一路童行”研学营第二期活动——“立影授时”。随后,大家走进第三展厅近距离观察圭表模型,社教老师从“立竿见影”讲起,详解郭守敬改良圭表的智慧与测影定节气的原理。本次研学…
11月15日,郭守敬纪念馆举办“泉城有爱·一路童行”研学营第二期活动——“立影授时”。随后,大家走进第三展厅近距离观察圭表模型,社教老师从“立竿见影”讲起,详解郭守敬改良圭表的智慧与测影定节气的原理。本次研学…
"天虽不语人能语"七个字砸下来,竟让人耳畔响起惊雷。商纣王在鹿台举盏时,何尝不觉得自己蒙蔽了苍天?却不知"心可欺时天可欺"是最大的反讽——不是天道可欺,是自欺者终将被天道抛弃。就像此刻我书案上的铜鎏金浑天仪,古人以为能窥尽天机,其实天地早把答案写在《中庸》里:
中国民俗包含了中国文化基因,是文化认同、民族团结的文化资源。中国民俗文化不断讲述和传播的过程,给族群奠定了最基本的文化观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。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民俗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,日益成为强化民族认同、彰显大国风范的关键力量。
著名文化学者朱虹以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,披览大量资料,考察历史现场,采访事件亲历者,倾力完成了《小平小道》的创作。小平同志在小道上观察、思考、等待,用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改革开放的大道,一条通往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。
所谓“日晷”,又称“日规”,是古人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,通常由晷针—表、晷面—带刻度的表座、底座几个部分组成,常见形式有地平式日晷、赤道式日晷。